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,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
作者:主創團·牧青野
網上看到一個視頻:
一位媽媽看孩子放假2個月都沒翻過書,對孩天天拿著家教機在家玩。有多有多
一時情緒失控,簡單把家教機一次次摔向地面。粗暴最后,叛逆把已經摔到四分五裂的兇猛機子砸進垃圾桶。
整個過程中,對孩旁邊的有多有多孩子捂著耳朵,嚇得不敢說話,簡單只驚恐地盯著母親。粗暴
視頻發到網上后,叛逆有網友表示理解:
“家長也是兇猛普通人,這真是對孩氣急了?!?/p>
“沒定力的有多有多孩子確實需要敲打和監督?!?/p>
“有些孩子就是簡單怎么管都管不住,我兒子5年級時就這樣,我也被氣到摔過手機?!?/p>
也有網友提出質疑:
“這家長情緒有問題,不會教孩子合理安排時間,還要反過來怪孩子?!?/p>
“情緒的嬰兒,這樣做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?!?/p>
“解決不了任何問題,還會讓孩子更恐懼、更叛逆?!?/p>
同為母親,其實特別能理解這位媽媽的做法,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,誰沒有過一兩次情緒失控的時候呢?
這種靠“心情”、用“情緒”教育孩子的方式,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用過。
而且,對于經??壳榫w解決矛盾的媽媽們而言,有時候給孩子講再多道理,都抵不上吼幾句、罵幾聲有效果。
曾看過一句話:“一等媽媽用智慧解決問題,二等媽媽用資源解決問題,三等媽媽用情緒解決問題?!?/strong>
就像提出質疑的網友們所說的,這種教育方式的根本問題在于:
除了發泄情緒外,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源。
最后只能是痛了自己,傷了孩子。
所有失控的情緒,背后都是長久的壓抑
儲殷教授曾在一次訪談中說:
“女性付出太多了,尤其是在有了孩子后。女性的焦慮,是客觀存在的?!?/p>
正如他所言,真正壓垮媽媽們的,是背負的無數壓力。
而這些壓力,都來自一個個未被滿足的需求。
比如,缺少來自伴侶的關心和陪伴,很久沒有好好睡飽的覺,社會賦予媽媽的養育責任,原生家庭的問題,為人母后的奉獻心理……
每一樣,都是壓垮媽媽情緒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與其說是媽媽們控制不好情緒,不如說是壓抑的情緒積攢了起來,被一個契機觸動,全部爆發了出來。
董宇輝曾在直播間聊起自己的媽媽時,一度哽咽:
“媽媽在成為媽媽前,她也曾是一個小女孩。
她也曾有自己的夢想,有自己的喜怒哀樂,有自己的人生??梢驗楫斄藡寢?,她就變得不酷了?!?/p>
有人說,孩子是蝸牛,要牽著他慢慢散步;可媽媽才像蝸牛,柔軟的身體,背著重重的殼。
每個情緒失控的媽媽,背后都早已是一身傷痕。
發泄的不是情緒,是對生活和自己的無助和絕望。
最壞的情緒,給了最愛的人
最近看到一個讓人很氣憤的視頻:
視頻中的媽媽趁老公去洗澡時,翻看了他的手機。
看完手機后,突然轉身就朝著身后正寫作業的孩子放狠話:
“不要惹我生氣,再跟我說話我打死你!”
高贊評論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:
“成年人的錯,不要拿孩子撒氣?!?/strong>
明明是看完老公手機才有了怒火,可卻把怒火發在了旁邊無辜的孩子身上。
孩子,成了她壞情緒的宣泄口。
一位朋友曾和我聊起,女兒從小到大,都是她壞情緒的垃圾桶。她經常在失控——后悔——反省——繼續失控中輪回。
直到有一天,和家人吵完架的她,委屈地趴在桌子上大哭。
哭完才發現,其他人都摔門而出了,只有女兒一直陪在她身旁。
看她坐起,女兒忙不迭地抱著她:“媽媽別哭了,我以后都聽你的話?!?/p>
從那刻起,她說再也不想對女兒撒氣了。
因為她發現,當她情緒失控時,別人都會逃開,只有孩子會在原地默默承受。
“你能傷害到的,從來都是最愛你的人?!?/p>
你的壞情緒,不該讓孩子來買單。
別用心愛著孩子,最后卻用壞情緒傷害了孩子。
你所有的壞情緒,都會在孩子的青春期得到反噬
有心理醫生發現,情緒不穩定的父母,養育出的孩子身上基本會有這15個烙?。?/p>
母親是很多孩子成長過程中最親密的撫養者,一個經常情緒失控的母親,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只會更嚴重。
當孩子無法處理母親和自己的情緒問題時,他們唯一能做的,就是壓抑自己,承受一切。
書籍《這不是你的錯》中提出:
童年時遭受過身體、言語、情感虐待的的兒童,會把這種虐待內化為“羞恥感”,這種“羞恥感”會影響他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判,比如認為自己有缺陷,認為自己不夠好。
而如果一直不能找到與童年創傷和解的方法,就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。
一種是情緒向內發泄,意志被瓦解,無條件順從和依賴父母;
一種是情緒向外發泄,憎惡父母,變得性格偏執。
大人的情緒失控,帶來的是孩子安全感的缺失,因為沒有安全感,所以才會喪失對父母、對自己的信任。
而這些問題遇到青春期,更會集中爆發。
就像李玫瑾教授總結的:
“10歲前,你對孩子有多簡單粗暴,14歲后,孩子的叛逆期就來得有多兇猛?!?/strong>
孩子所有叛逆期的表現,都是之前各種養育方式積累的結果。
你的每一個“情緒上來了,一時沒忍住”,“我還不是為了孩子好”,“誰讓他不聽我的”,都會成為給孩子青春期叛逆埋下的雷。
媽媽情緒穩定,是孩子最大的幸運
看過這樣一句話:
“和善的父母,是孩子內心深處的寶藏,你給過的尊重和鼓勵,會治愈孩子的整個人生?!?/strong>
情緒穩定的媽媽,才能養育出陽光積極的孩子。
如何在養育壓力和焦慮中平衡自己的情緒,可以試試這4個方法:
1、情緒失控前,先找出真正的導火索
每次情緒失控,都是有誘因的。
比如,如果是和孩子無關的誘因,那就最好不要把怒火遷移到孩子身上。
可如果誘因和孩子有關,可以先找出孩子讓你發火背后真正的原因。
比如,孩子不好好寫作業,也許是作業難度大。孩子不好好學習,也許是他本身學習能力就不強,孩子不按你說的做,也許是他心里有自己的想法……
有問題,先找問題背后的原因,再去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。
問題解決了,情緒自然也就消化了。
2、別讓自己活成一座孤島
有句話說:
“每個情緒失控的母親背后,都有一個缺席的爸爸?!?/p>
觀察了我身邊的很多媽媽們,發現那些容易情緒不穩定的媽媽,都有一個共同點:幾乎所有的養育重擔,都擔在她一個人身上。
那么,除了個別特殊情況外,爸爸在家里多分擔養育責任,媽媽適當給爸爸放權,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。
就像錢鐘書和楊絳的女兒錢媛所說的:
“爸爸和媽媽,就像孩子的左膀右臂,雙臂齊心協力,才能守護孩子走得更遠?!?/p>
3、先愛自己,再愛孩子
演員朱珠曾說:
“一個健康快樂的媽媽才是一個好媽媽的基礎。只有讓自己擁有好身體、好情緒,做一個懂得愛自己的媽媽,才有能力去愛孩子和身邊的人?!?/p>
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,管得越多,錯得越多。
不如把精力放回到自己身上。
因為,一個懂得愛自己的媽媽,本身就是陽光積極的。
而這種滿滿的正能量,會在無形中對孩子產生最有利的影響。
4、聰明的媽媽,懂得自己排解情緒
心理咨詢師黃仕明曾說過:
“成年人最高級的情商,是安放好自己的壞情緒?!?/strong>
真正智慧的媽媽,從來不會把孩子當成大人的情緒廢品站,而是會自己找宣泄壞情緒的方式。
比如,外出散一會步,做一段冥想,參加運動,給自己培養幾個小愛好……
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曾提出:“憤怒的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?!?/p>
每當壞情緒來臨時,給自己放會兒假,停一停。
等負面情緒冷靜下下來,再用一個更好的狀態去出發。
看過這樣一段話:
“少對孩子發火吧,你愛他入骨,又拼命吼他。
崩潰后自愈,自愈后又后悔,卻忘了他還只是個孩子。
他們也就快樂那么幾年,長大后就成了你,也會疼、會苦,就像現在的我們?!?/strong>
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,是一個不用活在恐懼中,安心自由長大的幸福童年。
你用什么樣的情緒養育孩子,孩子就會擁有怎樣的一生。
而一個能掌控自己情緒的媽媽,才是孩子此生最大的福氣。
- ·包攬金銀!江伊婷、高金梅分獲杭州亞運會射擊女子雙向飛碟個人冠亞軍
- ·【每日一習話】發展海洋經濟、海洋科研
- ·范廷鈺、檀嘯等8人晉級中國圍棋快棋公開賽本賽
- ·(成都大運紀事)成都大運會電力保障指揮調度中心正式運行
- ·英國88所大學宣布取消本周為期五天的罷工計劃
- ·跨越63年,世界第三極上的中國故事
- ·中國男足新一期24人集訓名單公布
- ·貴州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于6月中旬舉行
- ·完整2周,插班英國百年私校!還能探訪牛津大學、溫切斯特公學?
- ·上海久事隊摘得2023全國U21青年籃球錦標賽冠軍
- ·法網綜合:高排位種子紛紛晉級 “海峽組合”挺進八強
- ·跨越63年,世界第三極上的中國故事
- ·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小運動員崔宸曦摘金
- ·范廷鈺、檀嘯等8人晉級中國圍棋快棋公開賽本賽
- ·【每日一習話】發展海洋經濟、海洋科研
- ·跨越63年,世界第三極上的中國故事